独家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呼吁国家在动力电池上游材料方面统筹规划

时间: 2023/03/08
来源:

南财集团两会报道组记者 何芳 郑植文 报道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今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无疑,汽车工业作为制造业代表性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过程中,中国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居世界前列,正走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今年“新能源汽车”“出海”“芯片”“智能网联”“动力电池”等关键词频频出现在汽车界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议和提案中。

值得注意的是,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针对聚焦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了十一项建议,涉及汽车出口、商用车电动化、汽车安全法规、汽车制造业数字化等方面。

针对两会建议,以及奇瑞汽车转型关键时期,在汽车出口、自动驾驶、芯片、电池产业链的战略布局等热点问题,3月6日,尹同跃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独家专访。

“汽车出海”是当下中国汽车产业的热点话题。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日本的世界第二大汽车出口国,汽车出口远大于进口。但在尹同跃看来,由于他国政府在中国汽车主要海外市场所在国家均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他国车企因此享受更多的优惠政策,竞争优势非常明显,这就造成中国汽车品牌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平等地位。

对此,他建议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等单位研究进一步降低整车进口关税,以便争取更加互惠的贸易政策,降低关税壁垒。同时,商务部等部委加速与中国汽车出口主要市场所在国家和地区签订贸易协定或关税联盟,制定与汽车有关的关税政策,特别是拉丁美洲南方共同市场(南共体)、墨西哥、南非、欧洲国家;推进与已签订自贸协定国家的第二阶段谈判,将汽车纳入协定目录,加快汽车产品关税互减的进程。

此外,在电池领域,针对这两年碳酸锂的价格急剧上涨对新能源汽车企业带来的巨大影响,

尹同跃特别呼吁,在电池的上游材料方面国家安排统筹规划,发挥我国体制机制、社会制度的优势,用“国家队”来做一些事。

 

以下为采访实录:

《21世纪经济报道》(以下简称《21世纪》):您的两会建议中提到了汽车出口方面的内容,奇瑞今年的出口规划是怎么样?

尹同跃: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出口的主要国家之一,在这种情况下,要重视出口,这是中国产业升级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汽车产业成为国际出口大国,对国家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都有很大的提升。

中国加入WTO之后,目前小轿车进口关税为25%加17%增值税,但是很多国家的关税可能是10%甚至更低。所以我建议,国家是否能把进口关税降下来,创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可能对中国更加开放的形象有所帮助。实际上中国要拥抱世界,市场首先要拥抱世界。

其次,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自贸区、自贸协定、双边自贸协定,而且现在汽车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商品,那么我们能不能与中国汽车出口主要市场所在国家和地区签订贸易协定或关税联盟,制定与汽车有关的关税政策,同时推进与已签订自贸协定国家的第二阶段谈判,将汽车纳入协定目录,加快汽车产品关税互减的进程。

此外,也希望国家在一些汽车产业法规的相互认证方面能多做一些服务工作。比如物流方面,我们去年在运输中就遇到了汽车出口没有滚装船的问题。现在各家车企都在加大出口的力度,那么也要加大对出口企业的管理,特别是质量管理、服务管理。

《21世纪》:去年开始,L4自动驾驶在退潮,但是传统车企布局自动驾驶产业链正在发力,有观点认为自动驾驶需要有销量的企业才能支撑起来,对此您如何看?在产业链上,奇瑞在自动驾驶方面是如何规划的?

尹同跃:汽车发展到今天,传统汽车正在让位于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号称是上半场,现在我们中国的自主品牌在上半场表现总体来说还是可圈可点的。智能汽车是下半场,包含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两个部分。现在汽车本身的属性在发生变化,汽车技术发展已经超过了原来定义的范围。过去汽车就是一个交通工具,那现在的汽车实际上是一个移动的终端、移动的空间,是一个年轻人很喜欢的万物互联的平台、节点。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智能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是非常重要的,是代表未来的一种方式。

奇瑞的规模现在在持续地快速提升,有一定的客户基础,有一定的市场销量规模基础,今年还是要保持较高的增长,而且我们面向一群非常年轻的客户,他们对新的事物、新的功能都非常喜欢。

《21世纪》:不久前,包括谷俊丽在内的奇瑞科学家天团首次公开亮相,她目前也是奇瑞旗下自动驾驶公司——大卓智能科技的负责人,您对这个公司有怎样的期望?

尹同跃:大卓智能科技作为奇瑞侧重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公司,也是一个自动驾驶集成的平台,一方面继续针对一些自动驾驶的局部功能进行对外合作,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对外的合作,把自动驾驶的应用场景做起来,比如自动泊车、驾驶辅助和高速公路。

另一方面我们还启动了奇瑞的商用车板块,商用车的很多特殊场景是可以无人化的,可以进行L3甚至L3.5的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尝试,我们计划今年商用车大概会有10万台以上的销量。

商用车在特殊场景的使用和乘用车的规模采用两个板块可以让大卓智能科技有一定的销售收入,可以养活自己;同时在技术层面也是一个很好的尝试,这不同于社会上一些靠烧钱的公司。未来希望大卓智能科技是一个独立的IPO公司,因为团队素质都比较高,基本上是一个以博士、博士后为主的团队。

《21世纪》:“缺芯贵电”一直是困扰汽车行业的问题,您在两会建议里也提到了电池相关的内容,奇瑞未来在电池方面有着怎样的布局?

尹同跃:这些年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和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这些电池企业的努力分不开,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它们是有贡献的。但是这两年碳酸锂的价格急剧上涨,新能源汽车企业都处在非常难受的状态,一方面是市场高速增长,一方面在巨额烧钱。

所以我们特别呼吁,在电池的上游材料方面国家安排统筹规划,发挥我们体制机制、社会制度的优势,用“国家队”来做一些事。第二,通过电池企业的努力,进行电池材料的大量投放或开采,帮助新能源汽车企业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

至于在电池领域的布局,除了使用宁德时代和国轩高科等企业的电池之外,奇瑞本身也在电池方面做一些探索,以保障电池供应链安全稳定。

《21世纪》:特斯拉和比亚迪的阶段性成功似乎证明产业链垂直整合的模式,在芯片短缺的大背景下是正确的选择。在芯片布局方面,奇瑞未来是以投资为主、还是有进一步的规划?

尹同跃:这几年因为芯片大家吃的苦头太多了,在芯片短缺的过程中,生产也不正常,成本也居高不下。因为汽车里面使用的芯片太多,再加上疫情导致有一些品种出现问题,当然也与汽车芯片在和消费类电子芯片争资源有很大的关系。最近汽车芯片的缓解和消费类市场需求的减弱有很大的关系,芯片会越来越成为汽车上的主角。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还是互相依存,所以还是希望开放开放再开放,合作合作再合作,和我们的合作伙伴进行协同,让擅长的人来做擅长的事,让有能力的企业飞得更远,带动奇瑞在这方面走得更远。所以我们和像地平线这样的多家企业进行了合作,也希望我们可以保证芯片的稳定供应,所以在芯片方面我们相信能找到一些安全的解决办法。

《21世纪》:奇瑞目前的品牌很多,包括奇瑞、星途、捷途、奇瑞新能源等等,面对这么多品牌的统筹与区隔,奇瑞在新能源方面的战略思路是怎样的?

尹同跃:新能源化这个方向我们内部是很清晰的,现在所有的品牌都会转向混动或增程式,比如星途、捷途,所有的发动机都转向把使用油的发动机作为备选,解决新能源的成交率,又能保持传统车的优势,比如驾驶乐趣。低碳化的产品和技术是不可逆的,我们在加速,全力推动纯电动。我们现在又在开发三个高水平的造车平台。

我们的品牌以后会聚焦,不会那么多,品牌的定位和产品、品类的定位要统一起来,也会做独立的纯电的高端品牌,大概在今年九月份会发布。 

《21世纪》:去年在奇瑞发布瑶光2025战略的时候,您说过,奇瑞的混改彻底结束。混改结束到底给奇瑞带来了什么变化?

尹同跃:其实在没改制之前,奇瑞本身是开放的,我们孵化了类似于伯特利这样非常有特点的公司,也都很成功,它们单飞了以后奇瑞就变成小股东,它们一并为整个行业服务。它们不仅属于奇瑞,也属于这个行业,只不过我们在它们起飞的时候提供了动力。

混改对奇瑞意义还是很大的,原来一些决策流程还是严格按照国有企业的制度进行,涉及到的部门很多,流程也会比较多。混改以后就严格按照公司的流程和体制在运行,充分发挥股东会、董事会的作用,一些决策就在股东会、董事会这两层去开展工作,流程缩短了,使我们的决策更快,也使我们更加贴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