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荒者、奋斗者、攀登者 芜湖奇瑞、中国奇瑞、世界奇瑞

时间: 2019/10/09
来源: 搜狐网

      非凡,总是成就于点滴平凡;奇迹,总是由奋斗者书写。回望奇瑞的成长史,我们对这句话或许能有更深的感受。1997年,在芜湖城北长江畔的一片荒滩上,奇瑞汽车打下第一根桩。此后,奇瑞始终高擎自主创新旗帜,在向上的道路上艰辛攀登,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了自主品牌汽车发展史上多个战略性突破,成为“中国制造”驰骋海外的一张名片。

        22年后的今天,奇瑞已经由一家车企发展成为拥有汽车、汽车零部件、金融、船舶、地产(汽车露营)、现代服务业等业务板块的多元化控股集团,集团年销售收入连续两年突破千亿元。在22年的发展进程中,奇瑞汽车始终与时代同频,与芜湖共赢,以奋斗者的底色、奔跑者的姿态,书写着无愧于时代的华彩篇章。

自主创新跑出“中国速度”

      1997年,民族汽车工业仍是一片荒漠。奇瑞诞生在国际汽车巨头垄断国内市场的背景下,发展于不具区域比较优势的农业大省,“造中国人自己的车”的心愿一度被视为是痴人说梦。

   “刚开始创业非常艰难,基本什么都没有,没有钱,没有人,也没有政府的批文,大家对未来其实都不清晰。”奇瑞集团董事长尹同跃回忆说,从零起步的奇瑞为了生产第一款轿车,从英国来买了一条生产线,但很快就遇到了一系列新的困难,比如发动机如何匹配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他逐渐意识到,“技术方面的问题还是要靠我们自己,靠谁都不行。核心的技术还是要掌握在自己手上,不能求别人。”思量再三,奇瑞汽车决定走自主创新的道路,“零部件、发动机、生产线,自己一点点研究一点点建起来。

       2002年,奇瑞抵上了当时的全部家当18个亿,与世界著名的发动机设计公司AVL合作设计开发了3个系列共18款发动机。2005年,奇瑞发布了我国汽车企业第一个发动机系列——ACTECO,从此,中国汽车有了“中国芯”。 从创立之日起,即便是企业最艰难的时候,奇瑞也确保了充足的研发投入,每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为7%—10%。截至目前,奇瑞已累计申请专利17650件,授权专利11322,位居中国汽车行业前列,有效发明专利占据安徽省企业发明专利前十强的39%。

       自主创新,引领着奇瑞一路向前、向上,跑出了自主品牌的“中国速度”:2001年,奇瑞风云轿车上市,打破了中国轿车市场原本只有进口车和合资车的阵容;2007年,奇瑞第100万辆汽车下线;2011年,奇瑞连续11年蝉联自主品牌销量冠军;2015年12月18日,奇瑞第500万辆汽车下线。截至目前,奇瑞全球累计销量近800万辆。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前车市进入料峭“寒冬”的大背景下,奇瑞集团8月份销售汽车6.52万辆,环比劲增33.2%,同比增长5.4%。

战略转型助推品牌崛起

       风云变幻的市场,任何企业都不能一劳永逸。价格低廉的经济型产品为奇瑞最初的发展赢得了诸多用户,但也让不少人对奇瑞产生了“低质低价”的固有印象。随着国内汽车市场不断升级,奇瑞高层逐渐意识到,溢价能力低的产品很难持续有竞争优势。

      2010年,奇瑞在发展最高峰(年销量68.2万辆)时,提出“唯品质,不唯速度”的战略思路,主动实施战略转型,从追求产业规模和增长速度,转向追求品质、品牌和效益,全方位深化体系建设,推进技术、品质、国际化升级,进入了与合资企业全面竞争的崭新阶段。

      经历多年战略转型,奇瑞开始步入“收获期”。在刚刚于日本落幕的第44届国际质量管理小组大会(ICQCC)上,奇瑞公司优化QC小组从来自全球21个国家和地区的350个QC小组中脱颖而出,勇夺大会最高奖——金奖。这是奇瑞继菲律宾第42届、新加坡第43届国际质量管理小组大会连续摘得金奖之后,第三次为“中国代表队”拿下国际质量“奥林匹克”的最高荣誉。

     据介绍,在产品品质方面,奇瑞全新一代主流产品的3个月内千车故障率数值(20)已经优于主流合资品牌的平均值(30),IQS值109,接近合资企业水平;在产品开发能力方面,建立了V字型正向开发体系,产品平台化、模块化开发水平提升,开发一款新车从过去42个月,到现在的20个月。

    传统核心技术不断突破的同时,奇瑞以智能互联、新能源作为“双驱动”,率先布局并已形成优势。目前,奇瑞已经完成第一代、第二代智能网联车的研发,按照计划,奇瑞预计在2020年实现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2025年实现L4级高度自动驾驶,2026年以后实现L5级全自动驾驶。在新能源领域,奇瑞第四代增程式燃料电池汽车NEDC工况下续驶里程可达540公里,匀速续驶里程可达到700公里,将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推向了新高度。除了新能源乘用车,奇瑞控股集团同时还有新能源物流车、新能源巴士,以及与美国REV集团合资的新能源专用车等,形成了新能源全面发力的格局。

加快布局扩大海外“朋友圈”

      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的中国自主品牌,正在将视野扩展到全球市场,奇瑞是其中的“先驱者”。

      作为中国最大的乘用车出口企业,从国际贸易探索到海外市场营销,从“走出去”、“走进去”到“走上去”,奇瑞自诞生之初就确立了打造“世界一流品牌”的愿景,是我国第一个将整车、CKD散件、发动机以及整车制造技术和装备出口至国外的轿车企业。

     按照奇瑞国际化“三步走”目标,第一阶段(1.0时期),2013年以前奇瑞已成功地“走出去”,以发展中国家为切入点,把握贸易机会,开拓海外市场;第二阶段(2.0时期),2014年到2020年,奇瑞将“走进去”,积极布局新兴市场,实施主动的规划和管理,促进营销能力提升,推动品牌建设;第三阶段(3.0时期),2020年以后,奇瑞将“走上去”,完成全球布局,全面实施品牌战略,成为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国际一流品牌。

    近年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深化了奇瑞国际化发展布局,为奇瑞深入开拓东亚、中亚、俄罗斯以及欧洲市场奠定良好的基础。如今,奇瑞海外业务已经覆盖包括中东、南美、东欧等在内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出口约150万辆,占中国同期市场的30%;“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中,奇瑞产品覆盖了46个。2018年,奇瑞集团出口12.7万辆,同比增长18%,连续16年位居中国乘用车出口第一。

    随着产品品质和品牌建设能力的提升,奇瑞在全球市场取得了一系列荣誉,成为展示中国制造新形象的“中国名片”。在俄罗斯,奇瑞蝉联“最受欢迎的中国汽车品牌”;在智利,奇瑞获得有营销奖“奥斯卡”美誉的艾菲奖金奖……奇瑞不仅给所在国带去了优质产品,还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体系,更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支持当地环保、民生等公益事业,把海外“朋友圈”越做越大。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指导、中国外文局主办的“中国企业海外形象20强”评选中,奇瑞接连3次荣获中国“最佳海外形象企业”荣誉称号,蝉联装备制造业第1位。

多元发展谱写时代新篇

      奇瑞,是芜湖人创新特质的集中体现。奇瑞之于芜湖,正如华为之于深圳,海尔之于青岛,是一张不可复制的城市名片。

     作为芜湖的骨干企业之一,奇瑞在带动当地汽车及相关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数据显示,围绕汽车产业链,奇瑞在芜湖集聚汽车及零部件企业870多家,因为与奇瑞有紧密合作来到芜湖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近40家,整体提供就业岗位约15万人。同时,依托奇瑞还衍生出工业机器人、现代农业装备、新能源、智能互联、汽车金融、通用航空、旅游地产(房车露营地)、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安徽省12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有4个新兴产业源于奇瑞。

     近年来,奇瑞加快转型升级,推进集团化、多元化发展。在整合汽车业务和汽车相关业务的基础上,2010年,奇瑞正式成立奇瑞控股集团,以汽车产业链为核心,打开关联多元化发展的新篇章,并从集团层面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产业发展模式上,开始从产业经营为主向“产业+金融”的双轮驱动模式转变;在汽车核心业务运作上,逐步从汽车制造为主向“汽车制造平台+汽车后市场+互联网”的制造、生产性服务企业转变,着力构建以开放型汽车制造平台为核心、围绕汽车产业链延伸业务的生态圈系统。

     在汽车核心业务的引领下,奇瑞控股集团多元产业构建的“汽车产业生态圈”焕发出勃勃生机,各业务板块都积蓄了发展新动能。其中,汽车零部件板块成功培育出第一家主板上市公司伯特利,金融板块主要业务指标位于行业前列,途居露营是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汽车露营地规划建设运营和房车生产企业,船舶板块接单创下历史新高,服务板块围绕汽车主业拓展的移动出行、汽车后市场、循环经济等新业务取得实质性进展,不断推动集团规模实力迈上新台阶……

     展望未来,奇瑞控股集团计划继续向汽车后市场、汽车融资租赁与保险、循环经济、移动出行、军用汽车装备、无人机发动机等高附加值业务延伸,成为一家受人尊敬的世界级集团公司。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奋斗者奇瑞必将奏响更加动人的壮丽乐章。